■ 深圳特區當鋪報駐京記者 李萍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是我國改革發展事業在歷史新起點上進入全面深化新階段的重要標誌,受到海內外矚目。”《求是》雜誌社原總編輯張曉林13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明確提設計裝潢出要“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勾畫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的綱領性文件。
   全面花店深化改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改革開放,開創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來,每一屆三中全會都把改革作為全會的主要議題,但都是單項改革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當鋪‘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凸顯了改革的全面性、整體性、協調性,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張曉林說,這不是頭腦發熱一時想出來的,也不是因為我們的感情喜好,而是我們黨順勢而為、應勢而動做出的科學決策。
   他指出,改革開放35年來,從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到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到強調文化體制改革,到要求加強社會管理創新,黨的十八大又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十八大之後又特別強調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這一系列歷史發展的邏輯說明,我國的改革是一步步扎實推進,從易到難,從單項改革到逐步深入,逐支票借款步擴展,再到這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重要文件也經常提到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改革是全面的,這次突出強調和論述全面深化改革,體現了我們對改革認識的深化和對改革的自信和自覺,我國改革的領域越來越寬,改革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他說,這次全會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主題,一方面說明我們對改革發展歷史有了科學總結,有了全新的認識,有了新的升華;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下一步改革站在了新的起點上,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彰顯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改革全面深入,由此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來越興旺。
   全面深化改革是現實的客觀需要
   “此次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不僅立足於對改革開放歷史的總結,提高改革的自覺性,同時也體現出面對十分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新時代條件下的新挑戰新矛盾的一種清醒認識。”張曉林分析說,改革單兵突進已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突顯,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牽一發而動全身,環環相扣,全面深化改革成為客觀現實的需要。
   他舉例說,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後,群眾的政治訴求,個人表達意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因此要求社會的民主政治體制改革,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隨著社會發展,黨的自身建設也有不少新問題出現,只有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才能更好地帶領人民群眾推進社會變革。特別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越來越突顯,新時期必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只有打破利益固化藩籬,這樣才能形成統一開放高效的市場體系等。
   “現實矛盾錯綜複雜,相互交織,客觀現實的需要,也決定著我們的改革不可能僅局限於經濟領域,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要註意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的配套改革,強調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他說。
   以政府管理體制自我變革引導改革的全面深入
   “此次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就要求政府進一步加快職能轉變,該放權的放權,該管的要管起來,改變過去政府‘越位’、‘缺位’、‘錯位’、‘不到位’的亂象。”他說,要做好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這篇大文章,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以政府管理體制的自我變革引導改革的全面深入。
   “黨的十八大之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是個亮點,政府職能轉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是個亮點,政府持續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大幅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這是好現象。該放的權放下去,增加市場和社會活力,該管的事管起來,打造堅強而善治的人民政府。”他說,“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求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同時全面深化改革能不能深入也取決於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能不能做出表率和引導。我們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破利益糾葛,進行政府管理體制的自我革命,以引導全社會改革的全面深入。”
   (深圳特區報北京11月13日電)  (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發展 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z89vztuc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